世界花卉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發布者:佚名 發布日期:2004-03-16 點擊次數:1003884
近幾年,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變化,世界花卉產業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一、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發展。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世界花卉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歐美及日本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如今已轉至氣候條件優越、土地和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低、受到一定產業政策扶持的地區,如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非洲的肯尼亞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花卉生產的迅速擴大使全球花卉總供給的增長大于總需求的增長,導致花卉價格持續下降。發達國家生產成本高,無法在低價格上抗衡,花卉生產將繼續保持平穩或下降的趨勢。發展中國家將會利用氣候條件適宜、生產成本低的優勢繼續擴大花卉生產的規模,以滿足國內市場和出口創匯的需要。于是一些發達國家將尋求與花卉生產成本低的國家進行合作經營。目前,荷蘭、美國、日本的一些花卉公司已在哥倫比亞、馬來西亞及我國等地建立了大型花卉生產基地,以降低成本,擴大其國際市場的銷售份額。
二、隨著國際貿易的日趨自由化,花卉貿易將真正實現國際化、自由化。
荷蘭占領了歐洲市場,每年花卉出口額達40多億美元。美國是哥倫比亞花卉的最大出口國,進口的花卉占哥倫比亞全國總產量的95%。日本每年鮮切花銷售額達130 億美元,但近幾年,由于生產成本不斷增加,進口比例也不斷上漲,前年,其進口額已達10億美元,占國內花卉消費量的20%。
三、世界花卉生產和經營企業由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發展。
合作經營或聯合經營主要表現為生產上的合作和貿易上的合作兩方面。如荷蘭的CAN 和IBC 等合作組織,農民加入后,該組織就高額投資購置大型設備,為農民提供生產加工的場地和生產花卉必需的設備,從而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最大限度地保護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利益。歐美多數國家的花卉企業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合作,這已成為現代花卉企業的發展方向。一些貿易公司或實業公司開始向花卉業投資,為世界花卉業的發展補充新鮮血液。
四、國際花卉生產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特色道路。
荷蘭逐漸在花卉種苗、球根、鮮切花生產方面占有絕對優勢,其中以郁金香為代表的球根花卉,已成為荷蘭的象征;美國在草花及花壇植物育種及生產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同時在盆花、觀葉植物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日本憑借“精致農業”的基礎,在育種和栽培上占有絕對優勢,對花卉的生產、儲運、銷售能做到標準化管理,其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優質優價;泰國的蘭花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每年大約有1.2 億株蘭花銷往日本,在日本的蘭花市場占有80%的份額;其他如以色列、意大利、哥倫比亞、肯尼亞等國則在溫帶鮮切花生產方面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生產。
五、花卉生產的品種由傳統花卉向新優花卉發展,同時品種日趨多樣。
世界切花品種從過去的四大切花為主導發展為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白合、郁金香等為主要種類,以球根秋海棠、印度膠榕、鳳梨科植物、龍血樹、杜鵑花、萬年青、一品紅等盆栽植物最為暢銷。近年來,一些新品種受到歡迎,如烏頭屬、風鈴草屬、羽衣草屬、熊耳草屬、石竹展花卉以及在南美、非洲和熱帶地區開發的花卉種類。
六、亞洲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市場商家必爭。
亞太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上花卉生產面積最大的地區,日本花卉市場是主要花卉進口市場中成長最快的一個。我國的花卉消費一直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鮮切花生產,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花卉消費市場開發潛力的巨大已吸引了眾多國外花卉企業涉足我國市場。荷蘭和以色列與我國分別建立示范農場和培訓中心;不少國家的企業紛紛在我國設立辦事處;美國獨資專門生產月季切花的陽光集團、日本獨資專門生產蝴蝶蘭反銷日本的慶成公司、韓國獨資專門生產菊花出口的錦湖集團等企業在云南等地投資發展生產。這些外國公司的進駐,極大地帶動了我國花卉業的發展。
--來源:【花卉商情網】